上海世博会河南活动周今天就将开幕,记者昨天来到以“国之中,城之源”为主题的世博会河南馆,领略中原五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
远远望去,河南馆就如同一个巨大的“中”字,分上中下三层空间,上层空间主要是穹顶装置,下层空间被设计成了一个藏宝室,作为展馆主体的中间部分则是全开放的坡面空间。
走进其中,马上能看到上千个白色“小人”组成的墙壁,在这些“小人”之间,穿插着的是不同年代的各种文物。在展馆的背景墙上,有一幅长25米、高3.2米的《国之中·城之源》大型三彩壁画,而在它对面,一部名为“天时、地利、人和”主题影片正通过弧形屏幕向世界游客描绘着河南的新气象,一时间,你仿佛身处时空隧道,感受着河南厚重历史与美好未来的交融。
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历史中,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如此悠久的历史给河南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据统计,河南省的地下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而在河南馆,这里的“地下藏宝室”也如同河南文物一般声名远播。跟随着人流顺甬道缓步而下二十多米便可到达这个“藏宝室”,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各种展示早期城市形态及生活方式的文物实物———九鼎八簋、陶楼、陶院落、陶水管……而在这些“宝物”中,最为震撼的当数大型根雕《清明上河图》。它高2.56米、宽2.1米、长18米,重达12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根雕,近800个不同仪表、不同举止、不同神情的人物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旁的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件根雕的原料是从东南亚进口的一整棵香樟古木,树高百米,树干直径4米,根径20米,有2300年的树龄,完全暴露风干近10年:“根雕版《清明上河图》是35位艺术家和工匠用了5年时间创作而成的,创作过程在整棵香樟古木上进行,完成之后再根据木头的纹理分段切割,最后经由集装箱运抵上海。北京一家评估公司曾作过评估,它的价值大约为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