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铁龙头企业宝钢股份11日率先公布的价格政策显示,12月份公司主流产品出厂价全线下调,其中热轧和冷轧每吨分别降200元和300元。
宝钢的大幅降价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市场压力。根据监测,整个10月份国内钢材报价下滑270元/吨,进入11月份后跌幅开始收窄,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有分析师认为,虽然一些钢厂已对11月份的出厂价格大幅下调,但无奈市场价与出厂价倒挂的情况依旧存在,部分钢材品种的倒挂幅度超过200元/吨。在“进货即亏损”的情况下,代理商订货积极性普遍较低,钢厂12月份有继续调整价格的压力。
支撑钢价的生产成本也在降低。目前铁矿石的价格较前期高点下滑了近30%,随着前期高价原料库存的消耗殆尽,预计12月份后将逐步体现到钢厂的实际生产成本中。
分析师认为,宝钢此次对12月份出厂价下调200元/吨至400元/吨,带有一定的补跌成分,对当前市场走势不会形成明显利空影响。预计各钢厂12月份的平均降价幅度在200元/吨左右。但因近期钢厂盈利大幅萎缩,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可能限制其下调空间。
事实上,比降价更有效的是减少产量。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日均粗钢产量176万吨,环比降低6.7%。11月份钢厂的检修减产仍在继续,预计日均产量将维持在170万吨至180万吨的范围。
本网视点:目前,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没有改观,这种情况下,降价未必能拉动下游需求,甚至可能引起一轮轮的再降。大家都知道比降价更有效的是减产,但是,钢厂之间就如同“盲人摸象”,在不知道其他钢厂真的减产的情况下,自己是不愿意大幅减产的。因为如果别人都没有减产的话,后期,钢价上涨了,自己就是为“别人做嫁衣”。虽然说十月份国内日均粗钢产量出现下滑、港产检修也是甚嚣尘上,但是,仍然不“给力”。钢市想“大翻身”,目前,寄希望于需求已经不大可能,因此,只有有效的减产才能将钢市拖出“泥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