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厂商共赢呢?钢贸商提出首先要在定价方式上有新的突破,探讨几种新的定价模式:
一是'付款锁定价格型'。无论价格上涨和下跌,只要厂商对于某一单、某一月的合同量付款确定价格,双方就应不折不扣按时按质交收货物,严格按照合同法依法履行。
二是'保量保价型'。厂商双方确认全年、分月完成供需合同,其供货价格,就应按照地区价格或出厂地区价格,按时按质低于确定的地区价格一定差价进行开票结算,如同'佣金代理'模式一样。
三是'保价不保量型'。厂商双方按照有关钢材网站或按照钢材期货及电子远期合约的某月某日的挂牌价成交均价,确定下月的订货价,并确定供需数量,交割时间,价格不再追溯。
四是'价量随意型'。双方对对方都没有任何承诺,价格随意定,供货量也随意定,一月合同锁定一次,严格按合同执行。
五是厂商供需双方按上个月的市场均价作为下个月的出厂,双方确定交割时间。
确实,厂商之间确定一个合理、公平、稳定的定价机制,是稳定钢材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钢厂和钢贸商在新形势下实现共赢的一项重要工作。
钢贸商在转变营销模式过程中对钢材市场行情的分析预测也越来越感到重要,在积极探索,力求正确把握行情变化,从中赢得商机。有的经营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营实践,总结出研究钢铁市场的四条规律。这四条规律分别是:规律之一,物以稀为贱,物以多为贵。流通环节的库存,是经销商用自家的现金买回来的。只有当商家共同疯狂、一味看好后市时,才可能出现社会库存大量增加的局面。反之亦然。规律之二,钢材涨价看成本,跌价看情绪。规律之三,加息涨价,降息跌价。规律之四,求人是赔钱,求己是赚钱。
这位经营者根据这些研究钢市的规律,预测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在完成调整之后,有望继续维持'底部抬高,震荡上行'的运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