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12日公布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于业内争议最大的生产规模问题,《条件》给出的标准是:2009年普钢企业粗钢产量1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30万吨及以上,且合金钢比大于60%(不含合金钢比100%的高速钢、工模具钢等专业化企业)。《条件》表示,现有钢铁企业均须纳入规范管理。
【解读】《规范条件》的发布有利于国内钢铁行业的调整与规划,有利促进钢铁行业长期发展,也是大势所趋,但是考虑到目前钢铁行业的高库存问题,短期内钢铁行业供过于求的现状难以改观,维持钢铁行业“中性”评级。这次钢铁工业协会对经营条件进行规定,两成钢企或将遭到淘汰,这两成大部分是中小钢厂。
进口铁矿石价格跌破130美元/吨 3个月降近1/3
随着钢价一路下滑,进口铁矿石下跌也持续了近3个月,昨日,主要进口品种品位63.5%的印度粉矿报价为126-128美元/吨,这是自2月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首次跌回到130美元/吨以下。
【解读】国内大型钢厂已经与矿山签订了季度协议的合同,即使目前铁矿石价格下跌了将近1/3,钢厂也不能随意违约,去购买便宜的现货矿。即便如此,铁矿石价格何时才会触底,贸易商也比较被动,市场交易越发冷清,但矿价跌幅跟不上钢价跌落速度,钢厂的盈利堪忧。
李毅中:今年钢产量或超6.2亿吨 同比增长10%
在召开的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表示,由于钢铁产能释放过快,预计今年国钢产量会在去年创纪录的5.68亿吨基础上增加10%左右至6.2亿-6.3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解读】政府虽有对楼市松绑的势头,但对产能过剩的钢企并为手软,从月中取消钢材的出口退税到昨日颁发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都为目前的钢铁行业发展亮出了黄牌,而钢铁行业过快的产能释放依旧超过了需求的增长,加大了国内市场压力。尤其是四月份国家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后,钢材消费需求更是急剧下降;从4月下旬开始,钢材价格连续9周下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唐钢、沙钢、武钢等大型钢厂已经加入了限产行列,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钢材价格却受困于目前内外需求不济的情况下,不断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