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成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成都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国钢材网:2010年中国钢铁业十大新闻

中国钢材网:2010年中国钢铁业十大新闻

来源:中国钢材网 编辑:管理员 2010年12月28日 10:15:14 打印

导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回眸已经逝去的2010,钢价经历了强势上涨和深度下跌的过山车行情。留在钢铁人记忆里的,是惊喜,是迷茫,是无奈,是郁闷,是摸不清头脑,还是看不清方向?

  2010年,对于中国钢铁业来说,是风雨飘摇的一年,是艰难困苦的一年。也是郁闷之极的一年。

  上有房地产调控的打压,下有高价铁矿石的追击,中途还经历了猛烈的“限电限产”风暴,中国钢铁业可谓举步维艰。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原材料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6%,最高的煤炭业超过114%,最低的就是钢铁业,只有3.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回眸已经逝去的2010,钢价经历了强势上涨和深度下跌的过山车行情。留在钢铁人记忆里的,是惊喜,是迷茫,是无奈,是郁闷,是摸不清头脑,还是看不清方向?

  站在2010年的尾巴上,总结2010年钢市,其实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那就是:通胀高、成本、房地产调控、节能减排、去库存化,这五大关键词主导着2010年的钢价沉浮。

  强制性停产风暴席卷全国钢铁业9月,有媒体率先爆出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为六大高耗能产业之一,一家钢厂节约的能耗超过其他行业的10家,所以钢厂被放到了节能减排的首要位置,河北省武安市对所有钢厂限电20%。随后,拉闸限电风波蔓延至安徽、河南、浙江、江苏、云南等全国多个省市。

  9月6日,钢价大涨200元/吨至400元/吨不等。

  资料显示,“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20%,而过去四年节能减排任务只完成了14.38%,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不但没降反而上升了0.09%。这意味着,下半年单位GDP能耗需再下降5.29%,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节能减排任务之重、时间之紧,不言而喻。

  不分地区,不分行业,不分耗能强弱,拉闸限电成为下半年中国钢铁业的“主题曲”,强制性的拉闸限电甚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

  面对高产量高库存低需求的钢铁业,在行政手段和市场调节之间,政府选择了以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不过,钢材产量确受影响,钢价在此影响下,2010年冬储钢材成本价创新高。

  宏观调控下的钢铁业战战兢兢国内宏观调控今年成了始终悬在钢铁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对于钢铁企业而言绝对是一个悲剧,先是铁矿石价格迟迟悬而未决,紧随其后的是清理产能过剩行业的消息,房地产受调控的低迷更是令其雪上加霜。

  从“国十条”,到“国五条”,对于中国房地产业来说,史上最严调控年,只不过换来楼市一场戏,房价依然岿然不动。房地产市场在经历过“雷霆暴雨”后,依然是让政策的归政策,让市场的归市场。房地产调控,谁最受伤?地产股吗?不是,是钢铁!2010年,中国钢铁股跌幅惨重,截止到12月9日收盘,下跌幅度27.9%!

  除“连绵不断”的房地产调控外,今年中国经济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通胀压力,11月份CPI高达5.1%!为了控通胀,从一个月连调三次准备金率到一年两次加息,货币政策逐渐由宽松转为紧缩,钢价也随之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国家实施了严厉的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十一五”期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而作为高耗能产业,钢铁纳入节能减排“首发”阵营,成为此轮加大节能减排、铁腕淘汰落后产能的急先锋。

  钢铁业工业行业利润率排名垫底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钢铁业粗钢消费已达6.3亿吨,同比增长8.2%,粗钢产量已达6.85亿吨,同比增长9%,产能利用率达89%。但较高的产能利用率难以转换成较高的利润率,目前全国工业行业的平均利用率为6%,钢铁业仅为3.5%。

  2010年,铁矿石价格持续攀升,1月铁矿石进口均价为89.89美元/吨,而11月铁矿石进口均价上升至145.3美元/吨,涨幅达到61.64%,因此,粗钢成本由原来的3100-3200元/吨上升至4100-4200元/吨,上涨1000元/吨。“疯狂的石头”正逐渐榨干钢铁业的利润。华菱涟钢近两年来未能妥善处理与海外铁矿石供应商的长协供应关系,第三季度就预计亏损约10亿至11亿元;武钢受逼高原料成本,三季度利润大降五成。国内钢厂在成本压力下,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处于微利状态。

  中国钢铁业是典型的“两头受挤”行业,一头受到上游大宗原材料成本的挤压,一头受到供给总量过大而带来的市场供需压力的挤压。。

  出口退税取消钢铁行业“雪上加霜”

  从去年至今,中国钢材出口的反倾销国际诉讼案已达不下百,为了缓解国际上已达白热化的反倾销诉讼,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从7月15日起,取消国内主要钢材出口品种(包括热轧、中厚板、厚度≥3mm的冷轧卷材、冷热窄带以及型钢产品)所有退税,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从调整前的9%调整直接下调到0。

  人民币升值对于钢材出口来说,已经有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国内钢铁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将被削弱,势必会引起钢材出口量的下降。而此次钢材出口退税调整是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下调出口退税。这一系列钢材出口退税的取消将进一步抑制我国钢材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国内钢铁供应过剩的现象。再加上我国国内房地产业调控,钢材需求已经有所削减,国内一些钢铁企业可谓内外交迫,到了考验的时刻。铁企业早已宣布三季度必然面临亏损,而此次出口退税调整,对某些企业是雪上加霜,这种时候企业竞争力强弱就会体现出来,会促进钢铁行业出现洗牌。

  中国钢铁业放弃抵抗 铁矿石长协价机制终结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当全世界都认为中国将拥有谈判主动权及发言权的时候,中国钢铁却一再刹羽而归。金融危机让2009年谈判成为中国的“黄金机会”, 却被三大铁矿石巨头触碰底线,谈判暂陷僵局。2010年的“意外收获”—力拓间谍案,恰好击中了铁矿石谈判命门,最终却以季度定价取代了坚持40余年的长协矿价而告终。

  在改变铁矿石谈判传统定价机制这件事上,矿山巨头们已经铁了心,并开始“如愿以偿”。

  铁矿石连续六年的累计涨幅达到了惊人的400%。而铁矿石在谈判中每上涨1美元,中国钢厂每年就会增加5亿美元的进口成本。

  2010年1~11月份,国内累计进口铁矿石5.6亿吨,同比减少了600多万吨,而花费却比去年同期多出了257亿美元。按照最新的外汇牌价,相当于钢铁企业多支出了1700多亿元人民币的采购成本。1700多亿元,比整个国内钢铁行业的利润还要高。

  传统的长协价机制终于分崩离析,进口矿进入季度定价时代。

  3亿吨钢铁“黑户”出路根据工信部统计,中国目前7.18亿吨钢铁产能中,有3亿吨左右未获中央政府批准。

  继7月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下称《规范》)之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等在11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清理钢铁项目的通知》。国家发改委要求在年底前完成钢铁产能申报表的填写。工信部出台《规范》更深层目的是想对之前违规的产能进行追认。“工信部的观点是这些违规产能虽然没批,但都建出来了,就好比小孩都生出来了,总要给户口。”

  这对于3亿吨钢铁“黑户”而言不啻于一次大赦。是让一部分违规产能“合法化”的机会。“未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违规产能中,其中不少技术装备还比较先进,这些产能如果达到或者经过整改达到标准,应该合法化。”这无疑给了一部分钢铁“黑户”一条最好的出路,但对于多数钢铁“黑户”来说,被兼并或者关闭也许将是他们的最终之路。

  暗潮涌动的钢铁业重组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钢铁行业掀起的兼并重组浪潮。2008年,我国两大闻名钢铁公司——唐山钢铁集团和邯郸钢铁集团联合组建了实力强大的河北钢铁集团,曾轰动一时。

  而时间步入2010年,在几大行业巨头的频频动作下,钢铁行业新一轮整合大幕也缓缓揭开。首先是济南钢铁整合莱(芜)钢集团,组建了“新济钢”;鞍钢集团和攀钢集团重组合并获得国资委的批准;辽宁省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合并重组,组建新的本钢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国内钢铁产业重组格式已经明朗。宝钢系、鞍钢系、武钢系、河北系、山东系等“群雄争霸”的格式初显。

  以上重组,主要发生在省内及国有企业之间。在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势力版图基本划定之后,这些资本实力进一步壮大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开始向民营钢铁企业“下手”。11月11日,河北钢铁集团与河北敬业、唐山松汀、邢台龙海、河北永洋、吉泰特钢5家民营钢铁企业签署联合重组协议,吸纳5家新公司成为集团成员企业。

  2010年,国内钢铁业的兼并重组的步伐加速,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二五”钢铁发展规划初定“全国粗钢产量以满足内需为主,低速增长,不能保落后或低水平产能的市场;关键钢材品种自给率达到95%以上;沿海沿江钢铁产能占全国比重达到40%以上;具有先进水平的装备占主体装备的比例达到70%以上;可控制的海外权益矿规模达到国内年进口矿总量的40%。”参与起草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的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新创透露了规划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钢铁业基本确立了8条发展思路,分别为:控制产能过快增长,加快落后产能退出;优化钢材品种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快沿海基地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立足世界经济一体化,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打造健康完整的产业链,适应钢铁行业发展需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正在微利时代下叫苦连天的产业,下一个五年,钢铁业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也许“十二五”钢铁业发展规划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中国钢铁业发力海外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淘金”的领域更广,金额更大,目标更高,堪称“井喷之年”。

  在上游成本趋高和终端利润变薄的双重压力下,对中国钢铁业来说,走出去才是彻底打破三巨头垄断的屠龙剑。投资发力于海外资源市场正渐成为我国钢铁企业的共同选择。武钢、宝钢、鞍钢、华菱钢铁、五矿、中钢也先后开启各自的海外扩张之旅,台湾中钢公司和大陆宝钢集团正计划联合投资海外铁矿。由此,国内钢铁企业全力进行海外拓展的路线图正日益清晰。11月16日,武钢宣称与委内瑞拉矿业集团达成了首个铁矿石“中国价”。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在海外拥有1.9亿吨的权益产能,占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的30%。

  当然,“走出去”有甜也有苦。2010年也是中国企业频频遭遇“软门槛”的一年。人为设定的贸易壁垒让中国企业吃尽苦头。5月,鞍钢打算入股美国钢铁企业,遭遇美国国会议员顽强阻击。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黄皮书》和《国际形势黄皮书》中透露的。2010年,中国并购交易额也排在全球第二位,对外直接投资达400亿美元,中国企业由被收购转为资产收购方,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成海外投资主力军。

  中国钢企加大沿海布局山东钢铁欲重组日照钢铁,沿海布局,打造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鞍钢集团重组福建三钢,布局东南沿海……2010年,我国钢企加大了集团的沿海布局。

  国内从北向南的海岸线上已经规划出了多个沿海钢铁项目,包括鲅鱼圈、曹妃甸、黄骅港、日照、防城港、湛江等,不过,目前沿海布局只有首钢曹妃甸、鞍钢鲅鱼圈和宁波钢铁等,产能不到全国的5%。沿江企业主要有宝钢、沙钢、南钢、梅山、马钢、武钢和重钢等,产能不到全国的15%,内陆企业产能占80%以上。而且,我国60%的钢铁产能集中在缺水地区,全国71家重点大中型企业中有46家位于省会和大中型城市,钢铁工业发展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和资源匮乏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都曾明确表示“十二五”将是中国钢铁业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一些内陆地区一半以上钢产量要向外调,一个趋势是向“沿海、沿江”发展。

  “十二五”期间,钢铁产能的布局应遵循“加快沿海、沿江适度、内陆转移”的思路,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国内钢铁产能在沿海布局方面取得大发展。(豫言)

上一篇:宝钢2010年出口钢材260万吨

下一篇:中国钢材网:2010年国际钢铁业十大新闻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