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矿惜售对抗中钢企抵制 铁矿石现货价猛涨
铁矿石谈判的被动局面,逼迫中钢协抛出“杀手锏”,发出停止进口铁矿石两个月的呼吁。不过上述呼吁发出前后至今,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暴涨,几天时间每吨上涨六七十元,4月6日一天就上涨了10到20元。
【解读】中钢协呼吁国内具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钢企和贸易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不从矿商手里进口铁矿石,这是铁矿石谈判到目前,中国采取的坚决的抵制三大矿山垄断行为的做法。“缺货,而不是缺客”是目前钢厂面临的处境,抵制进口这种做法对谈判没有任何作用。不过今日市场开始流传国内和三大矿山谈判已定在上涨86%,低于日韩2季度公开价格,新矿价格到岸在120-140美元,低于现在北方150-160美元。此消息一出,期货电子盘迅速反应,估计对现货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加息问题”引关注 中国被列入潜在“加息国”名单
自去年10月初澳大利亚央行率先宣布加息之后,人们已然意识到在金融危机过后,泛滥的市场流动性让全球经济进入加息周期已经悄然兑现。特别是3月,加息的脚步正在向新兴市场走近。中国也被一些国际舆论列入潜在的“加息国”名单,最为直接的理由是中国2月份录得通胀率2.7%的同比涨幅,与中央政府要求的3%的全年目标越来越近。外界推测中国央行不会对此置之不理。
【解读】加息的前提是中国经济已经确立并且巩固了复苏势头,调控部门对于未来经济增长充满信心。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避免严重通货膨胀,才改变以往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刺激战略的逐步退出。但是如果中国先于欧美国家加息,将会吸引国际热钱涌入中国,进而搅起国内更大的资产泡沫,进而推动国内物价指数的进一步升高,与其宏观调控初衷相悖。所以在通胀预期明朗的情况下,未来加息几乎不可避免,但选择何时加息对央行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央行8日连发900亿2期央票 3年期品种重现
央行8日将同时发行今年第二十六期和第二十七期央票,总发行额达到9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消失近两年的3年期品种重现市场。央行同时表示,3年期央行票据暂定每两周发行一次。此前,3年期央票的最后一次发行是在2008年6月26日。
【解读】本周二,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了600亿一年期央票和进行了800亿28天正回购交易,据最新消息显示,周四央行将发行750亿3个月期央票和150亿3年期央票,而本周到期资金数额为1800亿,这样在周四的正回购操作尚未公布之前,本周就已经实现了净回笼,额度为500亿。如果算上即将进行的正回购操作的话,预计本周净回笼资金额度为1000亿左右,比此前几周净回笼力度有所减弱,回笼力度的减弱从资金面来看,对市场有利,但是从政策面来看,则意味着未来央行动用其他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增强。另外,我们发现3年期央票在时隔近两年之后再次重启,长期央票的发行表明央行正在进一步收紧流动性,但是这也有利于弱化市场对加息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