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2分/度,河南等两省上调1.5分/度,另三省上调1分/度,一个省上调0.9分/度,还有四省上调0.4至0.5分/度。总体来看,16个省平均上调上网电价约1.2分/度。不过这只能缓解电厂部分成本压力,据测算,平均1.2分/度的调整仅能缓解电厂到厂标煤单价上涨36元/吨的成本压力,而燃料成本占火力发电成本的70%左右。
尽管今年初以来,市场煤价基本持平(秦皇岛5500大卡/吨山西优混平仓价维持在790元/吨左右),但是2010年煤价上涨过快,给火电企业再度带来巨大压力。对比2010年4月15日同类煤价发现:市场煤价涨幅约110元/吨。中电联表示,仅2010年10月至12月两月间,五大发电集团到场标煤单价上涨均超过100元/吨,使五大发电集团亏损额超过百亿元。由于我国是煤强电弱,后期电价仍有很大可能上调。加上夏季季节性煤电短缺因素,煤电联动效应又将产生,动力煤的上涨又将带动煤焦的价格上涨,继而影响钢价。

我国绝大部分粗钢采用长流程的高炉--转炉工艺,与短流程的电炉工艺相比,吨钢耗电较少,钢坯耗电100多千瓦时/吨。随着加工深度的提高,吨材耗电逐步提高,热轧产品吨材耗电300多千瓦时/吨,冷轧产品吨材耗电500多千瓦时/吨。2010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耗电442,74千瓦时,估计小企业耗电更高,如按1.2分/度计算,因此,预估全行业吨钢耗电450千万时,再假设钢铁企业有一半电力自发,那么2季度按产钢1.7亿吨估算,要增加4.6亿元,平均吨钢增加成本3元左右,对一些全部靠外购电力,特别是那些吨钢耗电高的企业,如特钢,吨钢成本要增加10元左右。可见,一旦煤电效应联动(煤炭增加50块),光二季度,钢铁行业会增加50亿元左右的成本,平均吨钢增加45元成本,部分企业可能达60元/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钢铁行业1-3月份产量释放较2010年同比增速过于迅猛,虽然电价有所上调,但区域性不平衡仍旧存在,火电企业依旧亏损较大。从目前动力煤价格来看,涨幅不是很明显,但二季度若高温天气袭来,用电高峰将再次带来供不应求的现象,届时动力煤价格上涨不言而语,接而又会带动焦煤价格上涨。发改委自2003年以来,多次要求调控电煤价格,但纵观历史调控结果,最终极易出现'电荒'、'煤荒'现象,从而变相限制钢价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尽管成本上涨受到限制,但供应不足或将传导至下游,使得库存锐减,钢价易涨难跌。
有所上调,但区域性不平衡仍旧存在,火电企业依旧亏损较大。从目前动力煤价格来看,涨幅不是很明显,但二季度若高温天气袭来,用电高峰将再次带来供不应求的现象,届时动力煤价格上涨不言而语,接而又会带动焦煤价格上涨。发改委自2003年以来,多次要求调控电煤价格,但纵观历史调控结果,最终极易出现'电荒'、'煤荒'现象,从而变相限制钢价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尽管成本上涨受到限制,但供应不足或将传导至下游,使得库存锐减,钢价易涨难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