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一季度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元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 2010年04月13日 08:46:00 打印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5107亿元,较2月继续回落——
2010年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22.50%
2010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5.00万亿元,同比增长22.50%,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3.03和5.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5.05和2.4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1%。
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60万亿元
一季度本外币贷款增加2.80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60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92亿美元。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5.37万亿元,同比增长24.08%,当季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2.80万亿元,同比少增1.72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81%,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5.42和9.93个百分点。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202亿元,同比多增497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46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68万亿元,同比少增2.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0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7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6243亿元。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107亿元,同比少增1.38万亿元。月末金融机构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087亿美元,同比增长73.77%,当季外币各项贷款增加292亿美元。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04万亿元
一季度本外币存款增加4.0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增加4.04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47亿美元。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5.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1%,当季本外币存款增加4.07万亿元,同比少增1.60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3.82万亿元,同比增长22.11%,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2.85和6.1个百分点。当季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04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分部门情况看:住户存款增加2.0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34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2524亿元。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57万亿元,同比少增8799亿元。月末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34亿美元,同比增长6.53%,当季外币各项存款增加47亿美元。
四、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
一季度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33.16万亿元,日均成交5526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9.55%,日均同比多成交482亿元。
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0%,比上年12月份上升0.15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0%,比上年12月份上升0.14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增长25.25%
2010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4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5%。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79亿美元,同比多增402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8263元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三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5107亿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达2.6万亿元。
此数据虽不及去年一季度4.58万亿元的水平,但与往期相比,仍处历史较高水平。央行表示,一季度我国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数据显示,一季度居民户贷款增加9202亿元,同比多增497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461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68万亿元,同比少增2.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0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7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6243亿元。
截至三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5万亿元,同比增长22.5%,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3.03个和5.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5.05个和2.4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3.9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1%。
存款方面,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04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2.0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34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2524亿元。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57万亿元,同比少增8799亿元。企业信贷增势明显 经济内生动力逐渐恢复
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新增贷款达到2.6万亿元,此规模虽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但与往期相比,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通过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去年全年新增信贷达到9.6万亿元。
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给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信贷资金,增强了企业信心,消除了金融危机以来一度出现的通缩预期,助推我国经济快速扭转增速下滑态势,率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实现复苏。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企业信贷增势日益明显,中小企业的用资欲望也在快速提升,企业生产经营活跃程度较金融危机之初有了显着的改善,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一段时期内依赖基建项目拉动经济增长而言,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回暖是经济内生动力逐渐增强的可喜信号。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月末,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6万亿元,同比增长37.8%,增速明显快于大中型企业,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比重持续上升。相应的,小企业资金总体宽松,银行贷款满意度上升,贷款不良率持续下降。
央行调查统计司有关人士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我国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好转,销售收入降幅逐步缩小,利润由降转升,用工需求逐步增加。小企业资产负债率趋于下降,短期偿债能力总体趋升,停产倒闭状况有所缓解。
当然,过于充裕的货币信贷投放,会给市场带来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剧居民的通胀预期。回顾过去几次通胀压力明显的时间段,都是银行信贷大幅增加的时期。从记者在银行机构采访到的情况看,去年以来,储蓄资金占居民总资产的比例出现下降,存款搬家现象正在加剧,这些情况反映出我国居民在日渐强烈的通胀压力下,对个人财富保值、增值的努力。
央行日前发布的一季度城镇居民储户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目前物价“高,难以接受”的居民比例达到51%,比去年同期高出20多个百分点,达到自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高值。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4471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44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5%。
外汇储备,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79亿多美元,同比多增402亿美元。与去年第四季度126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增幅相比有较大幅度地减少。其中,1月份增长160.69亿美元,2月份增长93.7亿美元,3月份增长224.93亿美元,单月外汇储备呈平稳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我国黄金储备持有量依旧为3389万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