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近47% 面临成本压力德勤中国与中国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8日在此间共同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称未来中国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解读】2009年粗钢产量中国占全球总产量的近47%。但中国钢铁在世界市场的影响力依旧薄弱,粗放式经营管理是影响其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中国钢铁行业还面临着一系列内外部因素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包括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盈利水平不断下降、行业竞争格局的调整、并购整合艰难、市场需求不稳定、低碳经济与环保成本,以及公司治理与监管要求不断提升等。在当前铁矿石谈判未果的情况下,中国钢铁企业只有通过进一步推进行业整合、提高产品层次、加快海外资源布局等一系列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议价能力。但是,短期内解决当前外部成本不断提高、内部产能极度过剩的局面是不可能的。
我国将加强对两高及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税收征管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我国将依法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及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税收征管,密切监控相关行业和企业依法纳税情况,通过税收来促进节能减排。
【解读】作为2010重点排查的过剩行业——钢铁行业也在两高之中,对企业征税一方面是鼓励企业使用节能减排设备,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抑制产能的一种方法,但另一方面,征税与政府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制度的利好是不一样的,我们把税收征管工作的加强视为行业利空,因为虽然这些行业在引进节能减排设备或者技术和淘汰落后产能过剩过程中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但是在初期,这种税收优惠给企业带来的实惠程度并不高,而税收征管的加强会使钢材的附加值无形增大,这或将对企业的盈利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对商家的销售利润产生利空影响。
人民币5月或重启升值 4月逆差大幅缩水4月份出口数据将在5月10日由海关总署对外发布,然而市场已经提前嗅到了气息。“预计4、5月份可能还会出现微弱逆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进一步判断。
【解读】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出口形势继续较好,这从当前国内实体经济较为旺盛中可见一斑,但是相对而言,进口形势更为强劲,因此4月份有望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只是逆差幅度减弱。而对于人民币升值问题,我们认为升值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而近日,来自国家社会关于强迫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有所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将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不过我们认为在3季度的概率可能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