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不动产最新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京沪深三地楼市成交量集体大幅下行。其中,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降58.8%、上海环比降69.0%、深圳环比降24.1%。(6月8日《经济参考报》报道)
楼市成交量出现深度下跌,不足为奇。“国十条”及地方出台的系列楼市调控举措是一针降温剂,使狂热的楼市渐趋理性。
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楼市的影响,最明显的是成交量,不仅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也出现下降。受此影响,一些城市房价也有所松动。不过,从整体来看降幅并不明显。当前房价出现下降的多为一线城市,部分城市房价并没有紧随成交量的下降而明显下跌,个别城市甚至还逆市上涨。
衡量楼市新政能否能遏制房价过快增长,以老百姓最直观的眼光看,就是看房价会不会降,降多少。自楼市新政出台以来,很多人都希望虚高的房价能够应声下跌,现在看来还为时尚早。辩证来看,短期内迫使开发商顺应市场降价还是比较困难,一方面楼市痼疾深重,另一方面楼市暴利让房地产既得利益者拥有更多话语权和抵抗楼市新政的忍耐力。
但如果楼市成交量“量变”继续增大,“价变”也许会很快到来。不过,从目前楼市新政的调控能力看,如果想“价变”能够尽快到来,还要继续加大楼市新政的调控力、执行力。否则,房价真的可能出现报复性上涨。不论从减轻购房者负担,还是从促进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看,都期待着楼市尽快能够从“量变”发展到“价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