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纵观上周钢市,商家如履薄冰。从周三的企稳,到周四反弹,再到周五走高,钢价可以称的上是一天一个价,价格的跌宕直接牵引着商家的神经,那么,怎样才能清醒的认清目前的钢市局面,才是我们紧急而又迫切的任务。对于下周管材市场的走势,众多商家持谨慎乐观心态;笔者认为,受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管材价格短时间不会得到很好的回升,而是在跌势中逐步收紧,预计下跌幅度在-100~-50元之间。
5月21日全国15个主要城市4寸焊管平均价格为4413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130元/吨;21个主要城市219*6㎜规格无缝管平均价格为5664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93元/吨。截止5月21日,管材价格向窄幅靠拢,但是跌幅仍然是很强劲,尤其焊管部分城市跌幅达100元/吨,无缝管价格基本平稳,后期管材市场是很值得期待。
目前,钢厂价格步入回升与下调的分岔口,后期走势出现分歧。多数经销商认为目前市场出现的止跌回稳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市场的回调只不过是技术性的调整,而后期市场价格仍将低位运行;而部分资源较少的客户恐慌心理较重,对后市价格上涨信心很足。市场价格涨跌起伏不定,这给众多商家的判断增加了难度,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回顾一下上周影响价格波动的几方面因素,让你更加自信的做出决断。
政策调控:4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调研时强调,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德国总统克勒会见时,也强调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各国应该继续坚持刺激经济的举措,继续加强合作。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钢材价格的刺激在所难免,但是短期内国家政策难以很好落实,我们要沉着应对,做到有保有压,切忌盲目乐观。
矿山垄断:传统的5月应该是销售的旺季,今年价格不仅没有上涨,而且大大跌破预期,这与三大矿山的的垄断企图有一定的关系。日前有消息称,三大矿山力拓、淡水河谷以及必和必拓期望在本月末开始的新一轮价格谈判中将三季度报价提高至160美元/吨。三大矿山企图进一步抬高原材料价格,这对中国钢材市场很不利,如果谈判达成,中国钢材市场不得不慢慢的去消化或者另寻出路。
钢厂调价:安钢、成钢、沙钢、永刚、河钢等钢厂纷纷下调钢厂价格,充分证明了市场大幅回暖的条件还没有完全达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市场心态不稳。据统计,4月国内粗钢总量5540.3万吨,同比提高27%,日产达到了185万吨,形成了年生产6.8亿吨的规模。钢厂大规模效应与市场低需求双重因素的交织,钢厂价格回暖滞后。
短期内,钢厂价格在节奏和幅度上将会有所调整,上周以来的跌幅将会有所收窄,后市看好,短期内仍需谨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