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出口退税率这只“靴子”终于落地了,国内钢企却睡得更不踏实了。
2010年6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自7月15日起,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涉及钢铁、玻璃、农药、橡胶等四大类406个品种。而涉及的40多个税号钢铁产品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热轧产品和部分冷轧产品。
“5月份就传闻要调整出口退税,此次用‘取消’的方式落地,稍稍超出预期。”广州一位钢铁行业研究员认为,取消出口退税,一举数得,“2009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遭遇众多贸易摩擦;而同时又受到节能减排、产能过剩的结构性压力;2010年6月份以来钢铁市场开始疲软,长痛不如短痛,索性一次性取消,短期利空出尽,长期则进行结构调整。”
西本钢铁信息总监盛志诚则认为,铁矿石三季度价格上涨已成定局,取消出口退税会倒逼国内市场供给,“多重压力齐集,钢铁业的严冬将在三季度提前到来” 。
最后的“绝招”
2010年5月初,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中,钢铁落后产能的淘汰指标为:淘汰炼铁产能2500万吨、淘汰炼钢产能600万吨。而在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具体任务目标中,前述淘汰指标被提高至炼铁3000万吨、炼钢825万吨。
“当时(2010年5月份)就传闻要下调钢铁出口退税率,从淘汰落后产能具体任务目标的放大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在一直试探国内钢铁行业的承压能力。”前述广州钢铁行业研究员认为,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早已势在必行,区别只在于调整的力度大小。
“此次调整,其中涉及钢铁产品40多个税号,基本涵盖了所有热轧产品和小于600mm的冷轧产品,还包括少量的型材产品,也就是说,热冷轧、中厚板、带钢和大型H型钢都受到影响,而这些基本都是高污染、高耗能产品。”英大证券钢铁行业研究员张文丰介绍,取消出口退税前,这些钢铁产品除了厚度≥3mm 高强(高强新闻)度冷轧普中板卷出口退税率为13%外,其他品种出口退税率均为9%,“尽管下调(出口退税率)在预期之内,可是选择取消的方式则超出预期范围,对于国内钢铁行业来说,短期影响不小”。
但并非所有的研究机构都认为此次取消钢铁大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出乎意料。“下调幅度虽然稍微超出预期,但是涉及范围却略好于预期。原本预期冷轧产品退税率也会下调,但最终的细则中绝大部分都是热轧产品,仅仅包含极少量的冷轧。”国泰君安钢铁行业研究员余辰俊认为此次出口退税取消仅仅是“如期而至”,而并非“意料之外”。
从钢铁登上国家产能过剩黑名单开始,至限制新增产能、指定淘汰指标,再到此次下调出口退税,2010年以来的国内钢铁行业政策性利空从未间断,“不需太过悲观,一系列的政策调控至今,钢铁行业的利空政策已经出尽,剩下的只是观察利空政策的影响,而国家调控政策的阶段性延续也表明国家摸清了钢铁行业的承压能力。”前述广州钢铁行业研究员认为,此次取消出口退税是对钢铁行业“调结构”所打出的最后一张牌,也是最后的“绝招”,“这一系列组合拳的影响会持续几年,剩下的就是市场自身调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