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成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成都分站 >> 本地资讯 >> 钢铁企业“高处不胜寒”

钢铁企业“高处不胜寒”

来源:中财网 编辑: 2010年04月20日 11:31:00 打印

  矿价向历史峰值挺进


  开年以来涨势如虹的铁矿石价格并没有停止上行的步伐。据监测,15日国内市场上品位63。5%的印度粉矿到岸报价达180美元/吨,离2008年二季度时创造的200美元/吨左右的历史峰值已不远。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钢材纷纷上调出厂价、贸易商更是趁机拉涨,但在变幻莫测的需求面前,钢铁企业高处能否胜寒?


  A看多情绪浓厚


  铁矿石价格的爆发式增长,是今年大宗商品市场最令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在钢铁行业元气尚未恢复之际,矿价能够走出单边行情,首先和三大矿山超强的市场控制力有关。贸易商反映,由于国外矿山控制着现货铁矿石的投放节奏,导致市场上高品位矿石资源偏紧,卖家惜售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带动价格的上扬。


  其次,是海内外旺盛的铁矿石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一季度国内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1。58亿吨,相当于日产粗钢175。57万吨,而相比之下,去年全年我国的粗钢日均产量只有155。57万吨,最高的9月份日均水平不过169。04万吨。与中国相比,去年受损严重的海外钢厂复苏速度更是超出预期。根据国际钢协的统计,2月份日本粗钢产量跳涨了54%,欧盟28。6%,均高于中国同期的22。5%。


  "二季度是钢铁的传统消费旺季,矿石市场看多情绪浓厚。再加上贸易商是买涨不买跌,短期内矿价还将保持强势。"矿石资深分析师胡凯说。知名投行高盛在4月初的一份报告中也表示,预计二季度中国的铁矿石到岸均价可达170美元/吨,虽然略低于2008年时的峰值,但由于现在的海运费已大大下滑,所以算下来铁矿石的离岸价即矿山的售价与前一高点将旗鼓相当。


  B巧打提价"时间差"


  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钢铁公司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按照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的估算,铁矿石合同价如果上涨90%(即每吨110美元左右),则吨铁成本会增加80美元(约合人民币544元)。出于转嫁成本的需要,钢厂的调价此起彼伏,推动整个市场的成本持续上行。


  以国内最大的建筑钢材厂商江苏沙钢集团为例,自3月初以来,公司已按旬累计发布5次出厂价格政策,其中一次平盘、四次上调,其主力品种螺纹钢的价格已从3月初的3860元/吨升至目前的4550元/吨,涨幅达690元/吨,足以覆盖同期因铁矿石涨价而增加的成本。


  市场研究员聂秀欣认为,虽然目前的钢价是由成本推动,但钢厂的频频提价,实际是在打一个成本和钢价间的时间差。因为目前国内钢铁业还有一定的原料库存,按照中钢协的说法,在不进口的情况下国内的铁矿石库存可维持钢厂两个月的生产。这就意味着由于库存因素,国内钢铁公司可以同时享受到前期较低的原料成本和本期较高的产品价格。


  C"三鼓而衰"?


  在国内钢厂抓紧"时间差"赚取利润的时候,市场上的贸易商也没闲着。由于一季度国内的钢材市场价和出厂价曾出现倒挂,贸易商在二季度"打翻身仗"的愿望比较迫切。据监测,目前国内24个主要城市的螺纹钢均价在4600元/吨左右,有乐观的贸易商已看高至后市5000元/吨,而这意味着回到2008年时的巅峰水平。


  不过,钢价的快涨之下,也暗含着一丝隐忧,那就是需求。"上涨之初,需求释放;上涨之中,需求观望;上涨之后,需求减少。"市场分析师盛志诚指出,在钢价刚刚启动时,下游客户担心原料进一步涨价不得不提前释放需求,而钢价如果冲高过快,则会明显影响买家的采购积极性。


  "虽然各种投资数据看起来不错,但从我们监测的交易情况看,目前的建筑钢材销售只能说表现平平。"盛志诚说,钢价被推到今天的位置,是因为"真实成本增加"也好,基于"传统消费旺季预期"也罢,总之接下来市场盼望的是"真刀真枪"的需求释放。如果价格涨上去,需求起不来,则钢价难逃"三鼓而衰"的行情。


  我国拟推铁矿石进口标准合同。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简称五矿商会)会长徐旭近日表示,该商会将携手中钢协与商务部,合作推行铁矿石进口的标准合同。因为目前近一半的进口铁矿石不合格,然而因合同不规范,中方索赔困难。


  稍早,五矿商会和中钢协联合要求铁矿石进口商禁止进口劣质铁矿石,以规范目前的铁矿石进口混乱的秩序,为铁矿石谈判保驾护航。


  徐旭介绍,目前,我国进口铁矿石不合格率接近50%。由于铁矿石长期处于卖方市场,国外铁矿石公司提供给中国的矿石质量越来越低,但由于进口合同条款混乱,中方索赔困难。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6年到2009年10月,厦门检验检疫部门累计检出不合格进口铁矿石228批、904万吨、货值9.13亿美元,批次、重量、货值不合格率分别为60.2%、54.2%和40.3%。


  此外,针对各界指责的铁矿石贸易商超量进口和囤积居奇导致中方在铁矿石谈判中屡屡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徐旭称,贸易企业超量进口的现象并不存在。


  徐旭认为,铁矿石贸易企业在金融危机中保证了钢铁企业的生产安全,贸易企业在三大矿商和钢铁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矿石保障"桥梁",保障了我国钢厂的生产安全。

上一篇:铁矿石供求逆转或提早到2014年前

下一篇:京沪广深开始执行房贷新规

广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