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业界热议的成都保障房落地问题终于有了新进展,昨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在本月9日举行的土地拍卖会上,将首次实行“限地价、竞公租房面积”的“双竞规则”,即当所拍土地的即时竞价达到该宗土地的上限价后,将停止对土地价格的竞价,而转为在此价格基础上,对该宗土地的公租房配建面积进行竞拍,竞建面积最大的为该宗土地的最后竞得人。
土地拍卖再添新规
昨日(5月5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发布最新公告称:5月9日成都市土地交易市场将公开拍卖5宗土地土地,其中有3宗土地要求竞得者必须配建相应数量的公租房;而另外2宗无公租房配建指标要求的土地,则实行“限地价、竞公租房面积”的新规则进行土地的竞买。
据业内人士称,这种“限地价、竞公租房面积”的双竞制指的是:当所拍土地的即时竞价达到该宗土地的上限价后,将不再对土地价格进行竞价,而转为在此价格基础上,对该宗土地的公租房配建面积进行竞拍,竞建面积最大的为该宗土地的最后竞得人。
据了解,5月9日所拍出的这5宗土地中,有公租房配建指标的一号宗地位于成华区驷马桥西片区西9地块,宗地面积约合34.5849亩,需配建43套公租房;三号宗地位于成华区胜利村2、3、4组,宗地面积约合43.2051亩,需配建71套公租房;四号宗地位于成华区胜利村2、3、4组,宗地面积约合49.0543亩,需配建80套公租房。
没有公租房配建指标、实行“双竞制”拍卖的是二号宗地和五号宗地。其中,二号宗地位于成华区青龙街道海滨湾社区10组2号,宗地面积合24.0336亩;五号宗地位于武侯区机投镇果堰村,宗地面积合45.1435亩。
而根据本网向成都市土地拍卖中心工作人员询问的结果,上述两宗地的上限价为同区域宗地所拍卖的历史最高价,其中二号宗地的上限价约为3000元/平方米,五号宗地的上限价约为5000元/平方米。当竞价超过此上限后,将开始进行公租房配建面积竞拍。
保障房成调控期“重要任务”
成都土地拍卖新规的出台,标志着保障房建设任务正式在蓉“落地”。
据悉,随着2011年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计划的提出,各级地方政府都分配到了比往年更多的保障房承建任务。以成都市为例,根据房管部门的公开消息,2011年成都将新建、改建、采购、租赁、配套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住房达到400万平方米,这一数字,是2010年成都市房管局年初公布的73万平方米计划建设量的近6倍。
显然,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更多以及更实际的作法。据了解,自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下分到各省市后,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了各种实践探索。
据此前媒体的相关报道,早在3月,广州市就正式试水所拍土地配建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拍卖新政策,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有关负责人甚至还表示,此次探索之后,将考虑“将其常态化”。在继广州之后,河南省、广西省等也相继表示出台类似的政策。
很显然,此次成都试水的土地拍卖“双竞制”,与广州的做法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位不愿署名的业内人士对此称,其实这种做法,不仅能使政府获得良好的土地经济收益,同时还巧妙地让市场力量完成了公租房的部分建设任务,可谓是调控期的上策。
据了解,继本月9号的“双竞制”土地拍卖之后,本月20号的另一场成都土地拍卖仍将实行“双竞制”,而不少业内人士也猜测,如果9号的“双竞制”土地拍卖获得成功,可能随后会有更多的拍地“附加条件”出台。
经济、民生效益两不误?
尽管新规被不少人士认为是保障房建设重任得以顺利实施的良策,但仍有不少业内人士对其所能收到的效果表示出了担忧。
业内人士吕品表示,目前开发商普遍资金不足,公租房的回收成本周期又很长,要想让开发商去做纯公租房建设基本不太可能。但这次新规其实是将公租房的指标分拆到每宗商品房用地里面,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化解或减缓开发商的资金难题,公租房建设推行难的问题也就相对变得更容易解决。
不过吕品同时也表示,在此之前开发企业并无竞拍公租房指标的经验,加上当前政策形势严峻,所以肯定会对此次拍卖持相当谨慎的态势,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地价不会过高而无法实施公租房竞拍的情况。
而一位开发人士也表示,增加公租房指标会加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因为承建公租房是需要资金的,这就相当于变相提高了开发商的拿地成本,所以对于那些利润空间有限的土地,恐怕能吸引到的开发商数量会非常有限。
云星福晟福晟集团副总裁、四川房地产总经理何建华也认为,现在受调控政策影响,开发商拿地会比以前更为谨慎,“对这种新规则,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所以此次拍地)更多的可能会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