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成都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成都分站 >> 本地资讯 >> 一个钢贸商圈的崛起

一个钢贸商圈的崛起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豫言 2012年01月07日 16:46:15 打印

导读: 提起“大柏树”这个地名,上海人都很熟悉。但你可能不知道,杨浦、虹口、宝山交汇的大柏树,如今还是全球最集中的钢铁贸易交易商圈——在这片方圆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着4500家钢贸企业,年交易规模超过5000亿元!

  一平方公里一年产生5000亿元交易量——这是大柏树钢贸商圈的威力。

  光是这个惊人的数字就足以让我们对钢铁贸易这个陌生的产业刮目相看,更何况,钢铁贸易产业还对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提起“大柏树”这个地名,上海人都很熟悉。但你可能不知道,杨浦、虹口、宝山交汇的大柏树,如今还是全球最集中的钢铁贸易交易商圈——在这片方圆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着4500家钢贸企业,年交易规模超过5000亿元!

  这里随处可见钢贸公司、物资公司的招牌,每一幢商务楼或多或少都与钢贸生意有点“瓜葛”。这里,至少有4个专业性钢材交易市场分布其间,蜂窝形状的上海钢铁交易大厦更是盘踞于大柏树核心地段。因为商贾云集,这里的房租要比同类地段高出许多,一些办公楼的租金甚至看齐陆家嘴。这里,钢贸商们的一举一动足以影响整个上海乃至全国,许多钢材品种如热轧板的行情还足以影响全球。

  伴随着大柏树商圈一路成长起来的“第一钢市”如今已是圈里掌握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在第一钢市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华瑞看来,大柏树商圈最值得称道的不仅是一年5000亿元的交易额,还有其“自发性”。正是这种自然成型的商圈,才使得如今的大柏树不单是上海钢贸产业有名的地标,影响力更是辐射长三角、辐射全国乃至全球。

  近年来,在我国现代商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商圈建设成为城市发展水平的集中缩影,成为商业流通业发展的重要表现方式。商圈不仅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配套服务,为众多商业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发展空间,更可以为城市产业功能发展提供配套支持。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流通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加大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商圈对于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推动服务业发展转型意义重大。

  “发展商圈对于促进商贸流通企业成长非常重要。”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向欣指出,商圈内多数经营主体都是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他们共享商圈提供的基础服务设施,客户利用商圈这种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减少信息的搜索成本,增加交易的机会,提高经营效率,同时在金融支持、技术开发、产品涉及、市场营销共同配送等方面,商圈能够为广大商贸企业提供更好支持。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商圈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产出上,尤其对于瞄准“四个中心”的上海,国际大都市需要的是有含金量的产业商圈。今天,我们就从大柏树钢贸商圈出发,来探求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可实践的一条路径。

  “钢铁侠”自南方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原来由国家计划、统购统销的钢材走向由市场调节和配置,这是上海钢贸产业兴起的第一个撬动点。

  有一群人捕捉到了这个机会,抓住了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势,跟上了国内钢材需求急剧增长的趋势,切入钢铁贸易市场。这群人当中最多的一拨都来自福建省周宁县。到今天,上海钢贸商中80%是周宁人。据说,周宁有近6万人在上海从事钢材贸易,把持了长三角最大的六十多家钢材市场,人称“周宁钢铁侠”。周华瑞就是25年前从周宁来到上海的最早一批闯荡上海钢贸圈的“侠客”之一。

  钢贸商向上海大柏树聚集,是因为这里离全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较近,交通发达,依托铁路、北临吴淞、衔接高架,房租却比市中心要低。而钢贸生意圈里周宁人“撑市面”,并且能把钢贸生意做得很大也有原因。“因为周宁人祖先大多搞翻砂铸造,而且周宁人勤劳,爱面子,爱抱团”,上海周宁商会执行会长肖志成分析道。

  周华瑞一手打造的上海钢铁交易大厦是一个奇特的蜂窝状的建筑。他告诉我们:之所以做成有六个边的蜂窝状,一是因为这是建筑学里最稳定的一个结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蜜蜂最勤劳,而做钢贸,首先就必须勤劳。

  这个行业初起之时,门槛不是很高,钢贸商就是 “搬砖头”,把钢厂的产品卖给终端,那时钢材资源紧缺,只要拿到钢材就能赚钱,但是其过程却很是辛苦。当时没有像现在的大型吊机和快速运输车队,都是靠着体力装卸钢材

  肯吃苦的周宁人还很爱面子,“吃苦耐劳讲诚信是周宁人的本色,金碑银碑不如口碑”,肖志成笑道。做钢贸,动用资金量颇大,而由于讲信誉不拖欠,使得周宁人在做钢贸生意时容易从银行从民间融得资金,克服了钢贸生意中最大的一个障碍。

  周宁人的抱团精神也促成了周宁人做钢贸的成功。比如上海周宁商会很早就成立了,是福建省首家在沪的异地商会,会员企业多达1500多家。商会成立后订立的规章制度中明确戒赌戒毒,谁赌就摒弃谁,这已经成了周宁人在外交友的一个信条。上海周宁商会在引领钢贸商健康成长、团结互助、回报家乡、支援抗震救灾、捐资办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钢材市场造成的钢材价格大跳水,周宁人抱团取暖发挥了巨大作用,使上海钢贸业经受住了“压力测试”。当时,上海周宁商会筹集了上亿元救市资金,以担保公司等多种方式开展联保互保,防止了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全行业的风险。有位钢贸商因为钢价从每吨6000元一下子滑落到每吨3000元而急得双脚跳,就是赔上所有资产还损失400万元,在英国留学的儿子眼见就要被迫回国,妻子甚至产生了跳河的念头。这时候,担任上海周宁商会名誉会长的周华瑞召集联保小组开会,大家出钱相助,缺口的230万元被联保小组“认领”,让这位钢贸商顺利摆脱了破产的困境,2年后得以重整旗鼓。

  被不断复制的“逸仙模式”

  除了抱团,周宁钢贸商还善于求新求异以应对市场变化。周华瑞能够把“第一钢市”做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钢材现货交易市场,靠的就是不断转型升级。

  最初,周华瑞开设了一个建材经营部,熟悉建材生意后,还做一些建筑钢材生意。有好几次,周华瑞与客户谈成业务后去钢材市场采购,想要货比三家,但是当时的钢材市场经营方式是票据式,先开单再去指定的仓库提货,交易前买家和货物是不见面的,由此产生的贸易风险显而易见。

  交易上的麻烦,往往会失去许多回头客,周华瑞从中找到商机:办一个钢材交易市场,前面是开票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仓库。但是,一个商场要开出能堆放足够现货的仓库,场地大了费用也就高了,商场是难以承受大仓库高额费用带来的压力的。怎么办?整合。建立一个市场,让散落在周边地区的钢贸商家集中起来,并将他们的货引入市场的仓库,从而将仓库所需要的高额费用,通过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分摊给使用仓库的钢贸商家。1996年,周华瑞创立了全国第一家前店后库式的钢材市场——上海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

  这一“逸仙模式”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交易方式的转变,但其实质却带动了仓储物流、配套加工、信息化运用等钢材贸易链的完善与提升,因此这一模式受到追捧。这些年来,在苏浙沪等地复制这种 “逸仙模式”的钢材交易市场达到了100多家。也正是由于能领风气之先,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在2008年顺利地被工商总局批准,更名“第一钢市”。

  不过,周华瑞的转型步伐并未就此打住。

  第一钢市的“三级跳”

  最近新落成的上海钢铁交易大厦租金“吓人一跳”——大厦一层的租金达到2.7美元/平方米,远高于周边办公楼,这一租金水平甚至可以比肩陆家嘴的“一线”写字楼。如此高的“含金量”从何而来?

  在上海钢铁交易大厦26000平方米的物理建筑里,驻扎着620家钢贸企业,去年全年的交易量达到850亿元,为地方税收贡献3.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500个……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上海钢铁交易大厦的主人——第一钢市由传统钢材市场向钢贸综合服务商的成功转型。

  在2009年国家发布的十大振兴产业规划中,钢铁和物流产业分别位居“一头一尾”,它们的融合和互动为钢铁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钢材专业市场向钢铁物流基地和园区的转变,是钢贸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级台阶。

  2010年,第一钢市向国家科技部递交的国家现代服务业钢铁物流产业基地得到了批准,通过国家现代服务业钢铁物流产业基地的建设,以钢铁现代服务业服务标准化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为信息支撑平台,以提供现代化综合服务、降低整个行业的物流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以从事钢铁生产、贸易、仓储、物流、加工配送的企业为主体和服务对象,第一钢市在区域内打造高效协同的钢铁服务产业链,贯通钢铁流通产业链上的物流、资金流、业务流、信息流,推动了钢铁服务业的发展。

  同年,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上海钢铁现代服务业产业联盟得到了上海市科委的批准和授牌。第一钢市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导下,联合钢铁生产和服务链企业、科研机构,围绕产业中的“业务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新型技术与标准创新”、“信息化应用创新”四个方向和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技术标准、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运用,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2011年9月,上海国际钢铁贸易园区的一期工程——上海钢铁交易大厦竣工启用。园区吸纳了产业链上的研发制造、生产商、贸易商,和投融资公司、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电子商务公司及其他中介机构等配套服务企业,强化产业集聚效应和延伸效应,优化产业链企业的盈利结构,提升钢铁现代服务产业链能级。

  信息化变革是第一钢市转型升级的第二级台阶。

  2011年12月10日,国内首创的钢贸360现货在线交易融资平台正式开通,而下个月,处于测试中的平台就将上线交易,传统的钢贸交易,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后,交易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大大减少钢材采购、深加工到配送过程的中间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该平台还具备融资功能。周华瑞告诉记者,资金一直以来都是钢贸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瓶颈,近十年来,新金融产品的进入推动了钢贸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钢市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印证了这一点。从2006年开始,在进场企业户数、仓储进出库量没有减少的情况下,传统主营业务收入连续5年下滑 (包括席位租赁、加工、运输),而金融服务收入(如担保、小贷、监管)则逐年上升。这一减一增,说明行业格局在变化,也说明金融服务对于行业能级提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去年,钢贸行业在上海融资达到1500亿元,“鲜有坏账的记录也让更多银行愿意为钢贸企业开发定制更多专属金融产品”。周华瑞不无自豪地说:“大柏树也是上海除了陆家嘴外银行网点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几乎每个银行都会在商圈设分支机构,农商行在这里的支行更是命名为第一钢市支行。”

  上海联合钢铁交易所则是钢贸产业转型升级重要的第三级台阶。

  传统有形市场与电子交易市场的结合是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趋势。钢材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对于钢材用户和钢材企业的冲击显而易见,期货市场则为现货市场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平台,利用套期保值策略为产业链企业提供有效保障。全国首家钢铁交易所——上海联合钢铁交易所于去年6月揭牌运营,钢交所的目标是构建若干个价格指数、景气指数、风险指数,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成为钢铁价格发现中心,成为国际钢铁信息中心。

  周华瑞坦言,虽然转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转型仍不能停步,下一步,第一钢市将布局中西部,在重庆建立重庆钢铁交易所。

  透过“窗口”看产业

  大柏树钢贸商圈是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的是上海钢贸产业不仅产出巨大,而且对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钢铁贸易商会提供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基地,而上海又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集钢材生产、消费和贸易为一体的钢材产业集聚地。2009年底,上海钢铁贸易企业达12100家,2009年上海的钢铁贸易行业对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2.68%,每年为上海市贡献3.4%增值税的财政收入和12万个就业岗位。

  钢贸企业对于上游的钢厂与下游的钢材用户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在钢材分流中,钢贸企业起到了渠道开辟、融资垫资、加工配送、拓展市场的作用。不论钢厂如何加大直供直销,最终还是不可能不依靠钢贸商的分流渠道,不能没有钢贸商这一巨大的“蓄水池”。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在下游企业纷纷减少钢材采购量时,正是贸易商用提高库存量的方式,保证了钢厂生产的连续性,而以直供为主的钢铁企业由于缺少钢铁贸易企业的缓冲,销售和生产大受影响。同样,当内需迅速恢复,钢厂一时无法满足汽车、家电等行业对钢材的需求时,又是由于有了钢铁贸易商的资源再分配,才使矛盾得以化解。而且,有了钢贸商,推动了钢厂产品市场化。钢贸商根据下游用户需要提供的“量体裁衣”式深加工服务,还弥补了钢厂大生产造成的规格品种上的不足。

  尽管因资源和环境的制约,钢铁行业本身面临调整,但是钢铁贸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现代服务产业却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带动物流、加工配送、信息等配套行业的发展之外,钢贸行业的大进大出和所表现出来的越来越浓的金融属性正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尤其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诉求非常吻合。”周华瑞认为。

  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需要大宗商品贸易支撑,必须具备大宗商品交易和价格发现的功能,上海钢铁贸易业正可以提供这样的支持。目前除了现货市场外,上海的钢铁贸易已经发展出电子盘、期货交易,并诞生了上海钢铁交易所。2009年3月27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的线材、螺纹钢期货交易,到了当年10月,螺纹钢就已经取代铜成为国内交易额和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货。上海联合钢铁交易所也正在酝酿编制一系列钢铁交易指数,指点钢铁行业“江山”。显然,如果对这样的产业再加以精心培育和扶持,把上海钢铁贸易产业进一步做强,那么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就能得到进一步夯实。

  钢铁贸易产业与金融业的相互促进也表现得十分显著。钢铁贸易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至关重要。周华瑞创办逸仙钢材市场时,就创新地引入许多金融服务,比如利用钢材进行融资、担保或银行质押,为钢贸商解决了最大的问题。“这几年,成熟的钢贸商在钢材市场的融资平台上获得了丰厚回报,金融业的金融新产品在钢材市场平台上获得推广应用,也收获不小,同时这些金融产品还在其他行业得到复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作出了贡献。上海的钢贸市场金融服务走在了全国前列,外省市许多金融机构都来看过取经呢。”周华瑞透露。可以说,金融业为钢铁贸易产业提供了最重要的“血液”,是上海钢贸业崛起的一个基础,而钢贸行业同时也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培育和打造上海钢贸业,无疑也符合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需要。

  可见,钢铁贸易业已经足以作为现代服务业中具有分量的一个产业来加以重视。目前,上海钢铁贸易业还过于散乱,投机倾向较重,有的还处于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等较低层次的运作阶段;一些钢贸企业虽然已经从单一的租赁和仓储服务延伸到了整个产业链的综合服务,但是面上够宽,深度却不够。如何做深做强这个产业,提升产业能级,是上海需要探索的课题。钢铁贸易商们在期待这个产业能够有一个长远战略发展规划与政策扶持的出台。

上一篇:供需矛盾突出致矿价下降 钢价泡沫或破灭

下一篇:持假证件签运输合同 五人合伙诈骗19万元钢材

广告

热点新闻